Share

星期三, 10月 15, 2008

古典與現代的完美演出:雲門舞集-水月

那天,9/30(二),去看了雲門的水月。
http://www.ntch.edu.tw/PROGRAM/progrom_disp.asp?SortID=7&ID=170791
只記得許久之前看過戶外公演,那時第一次體會到現代舞的美,也驚訝的發現,原來現代舞沒有什麼看不看的懂的,應該說你沉浸在他表演感動的就夠了,不需要非常在意現在的舞步代表什麼.深藏何種意涵等種種考究,感受他們要表達的,自然就會懂。
總之那天衝著大提琴家的現場演出而去,因為我們家大弟及弟媳是古典樂迷,也算專業人士,更何況搭配了台灣的雲門,更要去看,票早在兩個月前就買好了,聽說賣的非常好!
沒有中場休息,錯過進場或中途離場都不用看了,還好那天沒遲到,很悠閒的在戲劇院等時間。
進場後就看到地板上隨性的水波紋舞台,舞台幾乎全黑,只有地板上白色的水紋噴畫,心裡還想真的會有水嗎?有的話就妙了!
大提琴家米夏.麥斯基
先進場,開始演奏著名的巴哈無伴奏,這首曲子算比較沉悶的曲調,又由聲音沉穩的大提琴來表現他,可以想見其中的韻味,個人不推薦在心情不好或是想要很HIGH的時候聽,但是它可以陪伴你度過午後悠閒的閱讀時光,或是冥想中的沉思。
伴隨樂音,男舞者開始出場,飄逸的舞衣,隨著舞者的律動而生動,接著女舞者,開始有些相對的舞步互相的對跳。可以感受到不愧是國際級的表演者,舞步的穩定及身體的所表現出的曲線分長的優美,感受到舞者勤練的努力。
水月這齣劇碼以太極來表現(我在觀看的時候,有感覺到太極的舞步,所以說不一定要懂才能看),非常巧妙的對照,以字意上來說水倒映著月,太極分陰陽,舞台黑與白的對照,舞者男女陰陽的比喻,都是相對的兩端,是非常巧妙的隱喻與表現。我很喜歡這樣的喻意。
整齣表演下來,巴哈的大提琴竟意外的與舞者的表演契合,整各水月、陰陽、太極,恰到好處的融合在一起,末了竟有無限的感動,尤其最後的舞者,緩緩的舞動身體,一一的淡出舞台,竟然有種意猶未盡與沉浸在表演感動的未了情緒。

歐~水! 我忘記了!
水真的很妙的出現了,就在大家看的忘我與糜留之際,突然看到舞者的腳下有水痕,到底是怎麼出來的?

水的出現在這齣戲來說是巧妙的,也是靈魂般重要的角色。
在大提琴中途休息,現場寂靜的聲音空白時,竟聽到潺潺流水聲,伴隨
舞者持續的表演,竟有種禪意的想像與心情,好似在月光下的湖邊,徐徐微風的吹來,正欣賞著眼前的優雅美景,平靜的心情,竟然在舞蹈表演中得到,這是難得且令人感動的。

門不愧是世界級的舞蹈團體。

以下是官方的解說

1998年11月18日於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。
編舞者由「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」的偈語獲得靈感作舞。
舞蹈動作則根據熊衛先生所創「太極導引」的原理發展成形。
水月是一齣沒有中場休息的舞作,共分8段。

後來我想,其實觀看的過程,之間感受到的心情與悸動才是最大的收穫,也是你看表演聽音樂會看展覽等的重要目的,就是透過這些行為與思考,你就會一番見解,有時候這種心情難以言欲但又令人興奮;有機會看看吧!

沒有留言: